日期:2025-07-31 10:03:17
在如今的网络世界里,各种 “神奇” 的产品层出不穷,场导仪便是其中之一。众多厂家信誓旦旦地宣称,场导仪能利用特定频率改变水分子结构,将普通的大分子团水转化为小分子线水,进而实现快速被人体细胞吸收、净化血液、修复细胞、排除体内垃圾毒素,甚至治愈慢性疾病等一系列 “神效”。然而,事实真的如此吗?答案是否定的,而且这些说法错得离谱,简直是对科学常识的公然挑战。
从化学基本原理来讲,水分子(H2O)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通过共价键紧密结合而成,其结构稳定。要改变水分子的结构,就意味着要打破这些共价键,而这需要极其巨大的能量。例如,在电解水的实验中,我们通过施加外部电流,提供了足够的能量,才使得水分子分解为氢气和氧气。而场导仪所声称的通过特定频率的电磁波,在不提供如此强大能量的情况下,就能改变水分子结构,这显然违背了基本的化学原理。根据化学反应动力学和热力学的相关理论,共价键的断裂与形成遵循严格的能量守恒和反应路径规则,绝不是简单的频率作用就能实现的(可参考《基础化学原理》等相关化学教材)。
展开剩余67%再看水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在液态水中,水分子通过氢键相互连接形成分子团簇。虽然水分子团簇的大小和形态会受到温度、压力等因素的影响,但这种影响是有限的,且与场导仪所宣称的 “频率改变” 毫无关系。例如,当温度升高时,水分子的热运动加剧,分子间的氢键会部分断裂,分子团簇会变小;而当压力增大时,水分子间的距离减小,分子团簇可能会发生一些重新排列。但无论是哪种情况,都没有涉及到改变水分子本身的结构。场导仪厂家宣称的通过特定频率,如 7.6Hz 等,就能打破大分子团簇结构,形成直线排列的小分子水,这在科学上是毫无依据的。大量的实验研究和理论计算表明,单纯的电磁频率无法对水分子间的氢键作用产生如此神奇的定向改变效果(可查阅《物理化学》中关于分子间作用力的相关章节,以及众多关于水分子团簇研究的学术文献,如发表在《Journal of Chemical Physics》等期刊上的相关论文)。
此外,对于场导仪厂家声称的能将水的粘度降低 600 倍等说法,更是荒谬至极。水的粘度是由水分子间的相互作用以及水分子与其他溶质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共同决定的。要显著改变水的粘度,要么改变水分子的化学组成,要么添加大量能改变分子间相互作用的溶质。而场导仪既没有改变水的化学组成,也没有添加任何物质,仅仅通过所谓的频率作用,是绝不可能实现如此大幅度的粘度变化的。这就好比说不改变汽车的发动机和传动系统,仅仅通过某种神秘的 “信号”,就能让汽车的速度瞬间提高几百倍一样,完全是天方夜谭。
场导仪厂家还常常引用一些所谓的 “研究” 或 “专利” 来为自己的产品背书。然而,仔细审视这些依据,往往漏洞百出。比如有的声称是根据祖国传统医学中的黄帝内经中的子午流注,再结合台湾的专利技术将特定频率导入水中。且不说黄帝内经主要是关于中医理论和养生的经典,与通过频率改变水分子结构毫无关联,单看其将传统医学与现代科学技术随意拼凑的做法,就缺乏科学的严谨性。还有一些宣称获得了国外专利,如俄罗斯、美国等,但深入研究这些专利内容,会发现它们往往是在模糊概念,对核心的 “频率改变水分子结构” 这一关键环节缺乏科学的论证和实验数据支持。在科学领域,一项新技术或新产品的有效性,需要经过大量严格的实验验证、同行评审以及长期的实践检验,而不是仅凭一些含糊其辞的专利说明就能成立的。
综上所述,场导仪厂家宣称利用频率改变水分子结构,并借此实现各种神奇功效的说法,完全是无稽之谈,是对消费者的欺骗。在面对这类夸大其词的产品宣传时,消费者一定要保持理性和科学的态度,不要被虚假的宣传所迷惑,以免上当受骗,不仅浪费钱财,还可能对自身健康造成潜在的危害。同时,相关监管部门也应加强对这类虚假宣传产品的监管力度,维护市场秩序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文章来源:骗局曝光台,如有侵权,联系删除,转载注明出处,特此鸣谢】
发布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港陆证券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